選用電磁閥,無非就是要弄清楚以下幾個設(shè)計參數(shù):
- 電磁閥的通口數(shù)和工作位置數(shù)
- 電磁閥的中位機能
- 工作壓力和流量
- 接口尺寸和通徑
下面我們逐條來確定。
一、確定通口數(shù)和工作位置數(shù)
(二通、三通、四通……)(二位、三位、四位……)
根據(jù)使用目的選擇合適的通口數(shù)。
1.1、若用電磁閥控制單作用氣缸,一般選擇三通閥,如下圖所示:
- 電磁閥失電,三通閥回到初始狀態(tài),單作用氣缸活塞桿在彈簧作用下退回;
- 電磁閥得電,三通閥換向,單作用氣缸活塞桿向前伸出。
1.2、若用電磁閥控制雙作用氣缸,一般選擇四通閥或五通閥,如下圖所示:
- 電磁閥未得電,五通閥處于初始狀態(tài),雙作用氣缸處于初始狀態(tài);
- 電磁閥得電,五通閥換向,雙作用氣缸伸出;
- 電磁閥失電,五通閥保持當前位置,雙作用氣缸保持伸出狀態(tài);
1.3、若用電磁閥控制管道中的流體,一般選擇二通閥或三通閥。
二、確定中位機能
中位機能的種類繁多,僅以三種常用的中位機能為例說明:
中位封閉式:能使氣缸定位在行程中間任何位置,但因為閥本身的泄漏,定位精度不高
中位加壓式:中位時進氣口與兩個出氣口同時相通,因活塞兩端作用面積不相等,故活塞桿仍然會向前伸出。
中位排氣式:中位時兩個出氣口與排氣口相通氣缸活塞桿可以任意推動 。
三、確定工作壓力和流量
一般工廠用的壓縮空氣壓力一般在6~8bar,所以常規(guī)的電磁閥的耐壓等級都會比這個高,所以一般不細究。主要還是要確定一下用氣量,也就是所謂的流量,因為這關(guān)系到氣缸的伸出速度。
3.1、如何計算氣缸得用氣量?
在選擇之前,首先你得知道你所需要得用氣量是多少吧?所以這里給出一個氣缸用氣量得計算公式:
其中:
Q:氣缸的最大耗氣量,L/min
D:缸徑,cm
Vmax:氣缸的最大速度,mm/s
P:使用壓力,Mpa
3.2、根據(jù)所選氣缸的用氣量計算Cv值
同樣,Cv值也有一個計算公式,但是我們這里說的是簡易選型步驟,我們這里僅以電磁閥樣本上所標的額定流量來匹配氣缸的用氣量就好了。雖然,不是很精確,但是一般的氣缸應(yīng)用場合已經(jīng)足夠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直接跳過計算Cv值這一步。
那什么情況下,需要用到Cv值呢?一般在需要精確控制的場合,才會用到,比如調(diào)壓閥等。
四、確定電磁閥的接口尺寸和流量
其實選用電磁閥,最主要的參數(shù)就是閥的接口尺寸、以及流量。力士樂給出了一份接口尺寸與流量的對應(yīng)表,依據(jù)是各個廠家產(chǎn)品的平均值,可供選型時參考之用。
假設(shè)你在第三步中計算得到氣缸所需的用氣量大概是1000L/min,那選擇G1/4接口的電磁閥即可。
五、總結(jié)
上面的選型方法,特別是在流量部分,僅適用于對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當選用比例閥,調(diào)壓閥時,不能單純的以額定流量作為唯一的依據(jù),還是要計算以下Cv值的。
另外,在產(chǎn)品樣本手冊上,還有包括電控方式、電壓、接電方式、先導(dǎo)控制方式等參數(shù),下面貼出一份亞德客某一型號的訂購代碼,供參考,這里不做過多說明。